地方秀
徐丁的新鸿企业在居安思危中不断前行

徐丁两次战略大转移,从金属包装罐到摩托车配件,进而杀入汽车零配件领域,前后三十多年,危机与创新贯穿新鸿企业发展始终,面临新的商业环境,新鸿企业不敢落后,正在积极寻找嫁接工业4.0的路径。

新鸿企业总经理徐丁认为,如何嫁接工业4.0,成为新鸿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从金属包装罐到摩托车零部件

上海青浦区华新镇有一个占地6亩、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上海大众4S店,该店按照大众4S样板店建设,其单店规模在国内位居前茅,由于踩准了华新镇新上海人购车潮,这家当初并不被看好的豪华4S店开业两个月以来表现上佳,上个月汽车销售量为45台,本月的目标是60台。

该店的全资大股东是上海新鸿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鸿企业"),这亦是新鸿企业多元投资、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二十世纪70年代末,由金属包装容器起家,到2000年成立新鸿企业,创始人徐红泉先生(新鸿企业现任董事长)始终以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发展理念。

新鸿长期为国内外知名油漆生产商提供金属包装配套,在该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20L100kpa钢提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受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的委托,主编了《上海市金属包装容器行业标准》,该标准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同。

2000年,公司金属包装容器业务产值达到8000万元,在华东位居第一。就在公司发展达到顶峰的时候,徐红泉意识到危机所在,"包装行业价格战来袭,行业渐成一片红海。公司亟需转型,寻找新的机遇。"新鸿企业总经理徐丁说。

然而,新鸿一时间并没有找准转型的方向,但是公司先期购买土地建设厂房。一个偶然的机遇,新鸿企业发现包装罐冲压与焊接等技术与摩托车油箱是相通的,公司决定转型做摩托车零部件,一边盖厂房,一边与上海新大洲本田摩托车公司进行商务谈判。

2002年,新大洲本田公司终于同意新鸿试生产,新鸿很快发现,新鸿具备摩托车油箱的焊接与成型技术,但是很难过高规格的涂装这一关,"当时每天只能够出5个合格的油箱,怎么能够产生利润?"徐丁说。最终在日本专家与新鸿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下,解决了涂装难题。

在给新大洲本田摩托车公司提供配套服务的时候,新鸿全面引进日方的技术与管理理念,高峰时期公司摩托车零部件业务年营收为1.8亿元,新鸿成为新大洲本田摩托车公司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

2004年,新鸿逐渐感知到全球摩托车市场在渐渐萎缩,公司订单尽管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为避免"温水煮青蛙",徐红泉再次考虑到转型,朝哪里转,一时间他茫然了。

二次转型深耕汽车零部件市场

徐红泉有一个朋友在北美某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任职,他透露了该公司在当时的一个商业计划,他们要全面进军中国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汽车零部件采购将要大规模向中国倾斜,摩托车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高度吻合性,使得徐红泉当即决定向汽车零部件进军,投资600多万元购置设备、招募技术人员。

为了公司转型大计,徐红泉的女儿徐丁与丈夫主动放弃了去英国留学的既定计划,正式加入公司,辅佐父亲创业。徐丁夫妇的任务是翻译福特公司的技术与质量标准以及福特公司采购零部件图纸,然后让公司技术员去消化吸收最后报价。

2005年,北美汽车公司终于批准新鸿试生产,美国QS质量管理体系高标准并没有成为障碍,最终新鸿进入了正式生产,并专供体积小、附加值高的零部件,当月即接到了北美福特300万元的订单。

出口畅通的光景只经历了3年,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北美汽车公司中国订单大幅萎缩,新鸿企业不想放弃多年经营的阵地,将市场由外而内战略调整,将目标锁定在合资工厂——上海大众汽车。"突然返回国内,新客户有新的要求与标准,如何进入大众采购目录,成为一道难题。"徐丁说。

为了长期利益,公司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了当时上海民营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大型冲压车间。起步阶段,不断接国内小品牌订单,最多的时候公司为20多个客户供货,由于客户管理能力欠缺,经常让公司陷入生产"混乱",正是这样的环境历练了新鸿企业,两年后新鸿企业正式进入上海大众零部件采购体系,并从B级供货商到如今的A级供货商,"我们真心感谢那些客户,他们让我们有了不断优化升级的机会。"徐丁说。

从金属包装罐到摩托车零部件再到汽车零部件,新鸿企业经历了2次转型,并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2013年,新鸿企业总业绩达到了6.5亿元(汽车零部件产值接近4亿元),净利润超过3800万元,成为青浦区纳税百强企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金属包装罐与摩托车零部件两部分会逐年压缩,腾出的力量会集中到汽车零部件。

为深度经营汽车零部件产业,2年前,新鸿企业开始战略转移,在昆山购置土地建设厂房,还引入了3条自动化生产线,逐渐将生产基地迁移到此地,上海成为了公司研发与销售总部。由于产业集群效应,在昆山新鸿企业发展了新的客户,比如给生产汽车天窗与底盘的外资企业提供系统集成配套。

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新鸿企业为什么偏偏要杀入这片"红海"?"支持新鸿企业专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汽车行业未来有广度与深度,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消费人群将进一步爆发,汽车消费的品类将不断增多;二是新鸿企业与采购商有多年愉快合作,有相对稳定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三是新鸿企业对自身创新精神与适应变革能力的高度自信。"徐丁说。

继续保持危机意识拥抱工业4.0

汽车零部件产业属于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新技术与新模式在颠覆传统,也在制造奇迹。新鸿企业未来掌门人徐丁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尤其是作为二代的身份,她倍感责任重于泰山。

她认为公司发展还有许多瓶颈,首先是管理模式的问题,机制老套、执行能力不足,她尝试着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去层级和去行政化,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精益管理。

如何去嫁接工业4.0,"在工业4.0到来前夕,公司处在一个焦灼期,有着强烈的变革欲望,可是又找不准方向。"徐丁积极引入ERP、微信平台等新的工具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加大生产线自动化投入,她希望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打造一个智能工厂。

在创业与守业的选择上,徐丁承认,由于性格使然,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守成者,实现局部创新,在父亲年富力强的当下,她的任务是帮助父亲打理好后院,两代创业者各有专长,可有一点不变:居安思危,不断寻找新机遇。

专家点评

金福安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立足新常态捕捉新机遇

习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居里夫人说:"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中小企业要捕捉新机遇,就要准确地理解新常态的三个特点。

首先,要准确理解新常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换档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十分有必要,但对企业个体来说却是严峻挑战,甚至将面临生死抉择。

因此,企业必须要有危机意识,要居安思危,积极做好应变的准备,进而主动改变来适应新常态的局面。经济增速换挡势必带来一轮优胜劣汰,胜出的企业将会面对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如果不能像新鸿企业两代掌门人这样具备求变求新的心态和理念,就无法跨越换挡期,迎来企业发展的新春天。

二是要精准把握优化升级的潜在机遇所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二要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到这些领域捕捉发展的机遇。

比如,一家企业,既可以多元化投资经营,到服务业中寻找发展的机遇,也可以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还可以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直接升级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增强市场竞争力。新鸿企业的两次战略调整踩准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后出行方式变换的节奏,包括其开设4S店这样的多元化经营举措,也摸准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脉搏。

三是要深刻理解创新是创造机遇的最佳手段。抓住机遇不如创造机遇,创造的机遇具有较高的独享性。在知识产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企业的创新,无论是颠覆创新还是微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模式创新、市场创新,都会为实施创新的企业带来市场先机。

因此,创新是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上中小企业创造并获得机遇的最佳手段。徐丁改进管理模式和打造智能工厂的努力,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创新,但这些变革将会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

(责任编辑:德熙)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向网友提供空间存储服务,网友上传或发表到平台的任何网文或图片, 均不代表平台的任何意见,相关责任由发布网友自行承担。

阅读(326830)
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
精彩评论Wonderful comments
最热评论The hottest comment 刷新